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

邏輯學大師羅素不合邏輯的笑話

 最近看到某網頁有個標題《No, Seriously, 內容如下:

When Bertrand Russell was invited to China in 1920, he thought it might be a hoax — the letter was signed “Fu Ling-yu.”

When the Russells reached Peking, “the mystery of Mr Fu Ling-yu was solved in the person of Professor Fu, a tall Northern Chinese, young and handsome and of extremely fine presence.”

(From Dora Russell’s memoir The Tamarisk Tree.)

我依習慣查證和蒐集相關資訊Bertrand Russell (羅素) 第二任夫人 Dora Russell 1975年出版回憶錄The Tamarisk Tree但是網路上沒有上述故事的輔助證據.

我於是研究一下羅素訪華由來, 根據史料當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有位教授傅銅 (Fu T’ung) 曾經留學英國拜師羅素校長蔡元培因梁啟超張元濟等人鼓動教傅銅發函聘請羅素去北大當客座教授. 傅銅是河南人符合「a tall Northern Chinese」的描述, 不過根據維基他的字是佩青筆名是傅虚舟和 Fu Ling-yu 連結不上.

我 googleFu Ling-yu 得到都是和羅素無關的人後來發現加拿大的 McMaster University 有完整的羅素史料他們的網站有個《The Homes of Bertrand Russell其中一頁《China 1920-1921》附有羅素夫婦與《羅素哲學研究會》成員的合照, 說明Russell and Dora with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Russell’s Philosophy; to Russell’s right is “Fu Ling-yu” [Fu Lingyu], 證實 Fu Ling-yu 真有其人坐在羅素右邊大概是研究會的重要人物, 不過這個研究會好像是個學生社團和邀請羅素到北大客座應該沒有關係, 而且很可能是羅素到北大後才成立的.

同一網頁有另一張羅素拜訪上海中國公學》時的相片說明Shanghai Welcome Group at “Chung Kuo Kung Hsueh” [Zhonguo Gongxue] high school (下左Close-up of the welcome group; “Fu T’ung” [Fu Tong] is standing beside Russell and Dora(下右)傅銅站在羅素右邊.

羅素當然知道寄邀請函的是他的學生 Fu T’ung 不是 Fu Ling-yu我推想夫婦覺得 Fu Ling-yu 的名字唸出來很像 fooling you 真有趣就編造一笑話取樂Dora Russell 顯然認為收入不是正史的回憶錄無傷大雅, 不過這個笑話另有一個漏洞如果懷疑是 hoax 卻等到了北京才搞清楚, 不像是一位邏輯學大師做事的方法.

2025年10月24日星期五

閒話 A. I.

 我在網路上看到 A. I. 說:

While it is widely circulated as a rumor or anecdote, there is no definitive evidence that Henry Fonda forgot Clint Eastwoods name while appearing on The Dick Cavett Show.

我碰巧在 youtube 看過上述訪談的錄影, 印象不同於 A. I. 所說, 就找來複習一下, 1972419日的《The Dick Cavett Show》有來賓三人: Henry Fonda, Sandy Duncan 和 Alexander Cohen.

Fonda 談到參與義大利導演 Sergio Leone 的 spaghetti western 電影, 不知何故怕有些觀眾不清楚, 想舉一位大明星的電影來介紹什麼是 spaghetti western, 卻一時說不出那位明星的名字以下是英文的 transcript, 括號裡是我的實況轉播.

... I cant say his name, whos, whos the actor that he made … (他看主持人沒有要幫忙的意思轉頭看他右邊的兩位來賓) 

Eastwood (這時 Duncan 說)

Clint Eastwood, yeah, yeah... (Fonda 馬上接口, 接下去提了兩個 Eastwood 拍的 spaghetti western 片名) 

Fonda 明顯的提示才說出 Eastwood 的大名, A. I. 卻說「... no definitive evidence ... 」 我只把這件無傷大雅的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談, 不在此討論 A. I. 的利弊.

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

Picasso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Picasso It took me four years to paint like Raphael, but a lifetime to paint like a child, Salvador Dalí 則說I’m too intelligent to be a good painter; to be a good painter you’ve got to be a bit stupid. 」沒有看到兩人的說明只是覺得好像暗藏哲理, 但是我說不清楚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人稱美學大師的朱光潛的《談美》裡有一章標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引申孟子的名言解說藝術創作沒有提到上述兩位畫家不見得合他們的本意不過用詞相近算是提供一種解說.

我截取朱光潛的一段文字於下:

兒童在遊戲時意造空中樓閣大概都現出這幾個特色他們的想像力還沒有受經驗和理智束縛死還能去來無礙只要有一點實事實物觸動他們的思路他們立刻就生出一種意境在一彈指間就把這種意境渲染成五光十彩念頭一動隨便什麼事物都變成他們的玩具你給他們一個世界他們立刻就可以創造出許多變化離奇的世界來交還你他們就是藝術家一般藝術家都是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創作者要有純真的觀察心態才能傳達事物的真實本質不過我覺得「一般」藝術家做不到必須是大人者如 Picasso 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純真不同於 Dalí 的 stupid, too intelligent 倒是有點合朱光潛的說法, 不過根據 Dalí 的言談風格他也許只是嘲諷不欣賞他作品的人的美術觀. 

2025年10月10日星期五

Man in the moon, Man on the moon, 杜甫

 最近因故天文學家 Carl Sagon 的《The Demon-Haunted World》裡的一段文字聯想到兩部題材毫不相關片名卻極其相似的電影, 因為都和劇情沒有明顯的關係, 我曾經研究一下各別的隱喻.

1991 年的電影《The Man in the Moon》是美國電影明星 Reese Witherspoon 出道的作品, 1950 年代美國一個農家的兩個相親相愛的姊妹同時愛上鄰居的男孩造成姊妹不合後來男孩做工時意外跌落牽引車而喪生姊妹因同哀而復合故事聽來平庸電影拍得不錯.

man in the moon 通常指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引出錯覺, 人眼隱隱約約的好像看到人臉或人影, 我沒有找到任何片名的解說, 也許是比喻男孩的形影會隱隱約約的永遠留在姊妹的心裡?

1999年的電影《Man on the moon》是已故喜劇演員 Andy Kaufman 的傳記電影1984 年 Kaufman 因肺癌英年早逝他不抽菸加上常有不合牌理的表演 (自稱不是 comedian 而是 performer, 只求激發觀眾由衷的反應不在乎是正面或負面) , 所以有人以為他開玩笑多年後《Man on the moon》製片人 Danny DeVito 在《Charlie Rose》訪談節目裡說喜劇演員 Carol Kane 在葬禮中開棺讓親友瞻仰遺容時認為這說不定是 Kaufman 一個超級無厘頭的惡作劇竟偷捏一下屍體看看他會不會突然起身大笑你們都上當了.

我因查詢片名時才知道有一首歌曲名為Man on the moon》(片名的來源), 話說有些美國人認為當年太空人登陸月球是 NASA 請電影特效專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沙漠拍攝來騙人的1992 樂團《R. E. M.發表Man on the moon》紀念 Kaufman, 歌名雖然影射去世可能是假的傳說, 真正的意思是凸顯他的特殊表演風格.

以上所說和杜甫有何關聯?The Demon-Haunted World》書裡有一章「The man in the moon and the face on mars」解說月球和火星表面引人暇想的凹凸地形的自然成因開頭引用杜甫的英譯詩句:

the moon leaps

In the Great River’s current…

Floating on the wind,

What do I resemble?

Du Fu, Travelling at Night’ (China, Tang Dynasty, 765)

雖然沒有完全一樣的英文翻譯為證根據英文的意思可知取自杜甫《旅夜書懷》不談斷章取義, Sagon 沒有解說, 我完全不懂他的用意.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the moon leaps In the Great River’s current).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Floating on the wind, What do I resemble?) , 天地一沙鷗.

2025年10月3日星期五

金瓶梅人物重名多

 作家格非在《雪隱鷺鷥金瓶梅的聲色與虛無》裡有一章標題「重名問題」開頭說《金瓶梅》中的人物大小幾百個重名的人物極多可以說到了隨處可見不勝枚舉的地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沒讀過《金瓶梅》只知大概內容沒聽過重名多的事, 因為格非這裡不再一一列舉」就上網看看別人怎麼說. 有一個網頁標題《金瓶梅人物關係圖及出場 567 人全統計》附了一個主要人物關係圖, 小說中的人物眾多, 加上古時取名有社會地位, 家庭關係等等因素難免重名, 但是看不出到了隨處可見不勝枚舉的地步」, 網路上沒有人談論這件事 (連愛捕風捉影的 A. I. 也不參與) 我只好放棄, 不過格非因此得到的啟示倒是有趣:

讀者也許會問若如意牽出賁四嫂-蕙蓮-瓶兒蕙蓮又牽出金蓮熊旺兒牽出來旺兒西門慶的四泉牽出天泉-一泉-兩泉-三泉若以此類推小說中所有人物到最後豈不是都變成了一個人了嗎還別說從《金瓶梅》的敘事主題而言還真有這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