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賴活
我對史詩 Odyssey ( 奧德賽漂流記) 所知都是來自他人引用的隻言片語, 最近讀到有人說大名鼎鼎的勇士 Achilles (阿基里斯) 死後, 故事主人翁 Odysseus (奧德賽) 到陰間向先知 Teiresias (特依希亞斯) 討教時巧遇當年戰友, Achilles 告訴他「I would rather be a paid servant in a poor mans house and be above ground than king of kings among the dead. 」寧願是個窮人家幫傭的活人, 不要是萬王之王的死人, 雖屬神話卻是傳頌千年的文學名著, 不可忽視它的隱喻, 給人印象是個不畏死的英勇戰士, 也會有好死不如賴活的想法.
作家李庚辰說「寧可站著死, 決不跪著生是一種說法, 好死不如賴活也是一種活法」, 似乎有各人情況不同, 不一定要分高下的意思.「一種活法」讓我想到余華在小說《活着》的前言裡說「寫作過程讓我明白,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我找不到「好死不如賴活」的典故, 只知《西遊記》裡的龍婆 (龍王之妻) 說「好死不如惡活, 但留我命, 憑你教做什麼.」, 後來馮夢龍在《醒世恆言》裡用一樣的話勸人不要衝動. 1934年元旦老舍在《申報 》刊登文章《新年的二重性格》說「聖人有云, 好死不如賴活著, 是句有味兒的話」, 沒說聖人是誰, 也許只是加強語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