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敵愾同仇」為何特別有效

 成語「敵愾同仇」源自兩個典故:

(《詩經秦風無衣》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左傳文公四年》

...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同仇」和 敵愾 (敵王所愾) 原來的意思都是諸侯們團結伐或對抗天子仇敵, 後代人把兩個名詞合起推廣應用, 形容大眾抱著共同的憤恨齊心對抗敵人, 最近讀到 19-20 世紀俄國文學家 Anton Chekhov 的一句話, 讓我領悟這個現代用法的解說雖然正確並沒有點出它的真髓:

Love, friendship, respect, do not unite people as much as a common hatred for something.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